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古今“火”论探析

“火”理论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理论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并在该学说中得到了最早的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历代医家通过研究探讨,并结合自己身处的时代背景,使“火”论越来越完善并逐渐成熟,现将古今“火”论浅析如下:

1 古代“火”论探析

随着“火”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古代医家结合自身时代背景总结提出了很多关于“火”的理论,并详细阐述了“火”的多元化,如壮火、少火,君火、相火,龙雷之火,实火、虚火,阴火、阳火,外火、内火等。

1.1 壮火和少火 根据火对正常机体的功能作用,可分为壮火、少火,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明确指出了“少火”可以 “气壮”、“少火”可以“生气”的生理功能和 “壮火”可以气衰、“壮火”可以“食气”的病理作用。一方面,“火”作为机体的阳和之气,具有温煦、推动、生养万物的作用。如《内经知要》云:“但阳和之火则生物……火和平则气乃壮。”另一方面,“火”作为“六淫”之一,是阳邪亢盛的一种病理机制,会对机体产生病理性损伤,甚至导致功能障碍。如火性炎上,易扰心神,火邪易伤津耗气,火邪易引动肝风,火邪易壅聚生痈疮等。

1.2 君火和相火 根据脏腑生理机能的不同,火又可以分为君火、相火,该词首次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明代张景岳通过自然界与人体的类比认为君火、相火均可归属为人身阳气。元·王好古用君火说明人体的脏腑属性: “夫心者,君火也。”[1]心藏神,人的意识状态、思维活动以及情感变化均离不开君火的作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论及相火者,大多医家以朱丹溪相火论为本,相火寄藏于肝肾两脏,而肝主疏泄,脏腑的运动功能、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气机的升降出入、男子排精和女子排卵均要依赖相火,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明朝裴一中指出,君火、相火是一体的,不可一分为二,相火要在君火的统帅之下才能发挥永恒不息、生化万物的正常作用,如果相火妄动,机体就会阳盛偏亢,进而耗损阴精,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症。

1.3 龙雷之火 古人根据八卦理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提出了“龙雷之火”。不同时代的医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各有不同,王夫之指出“龙雷之火”是不依赖于五行、具有独立力量的自然之火。赵献可提出“相火龙雷论”,对“龙雷之火”的特性与治法进行系统、全面地阐释,标志着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也有医家认为[2],“龙雷之火”是根据相火所在脏腑的不同而命名,将在肾的相火称为“龙火”,而在肝的相火则称为“雷火”。但大多数医家认为龙雷之火即肾命门之火,是水中无根之火属虚。龙雷二字,一面形容威力,一面暗示带水,肾为水脏, 但有命火,其势虽烈, 总是一种含水的假火,所以取象龙雷。人体在生理条件下,调节代偿功能正常,称为“水火相济”,也就是火伏水中(龙潜),如果人体调节和代偿功能紊乱,出现假性兴奋状态,称为“阴盛格阳”,即水中火发(龙腾)。

1.4 实火和虚火 根据“火”的虚实性质,还可区分为实火、虚火,火的虚实,是指火对人体影响的性质,也是众火的归纳。如外感风热、温燥、暑热、热毒等六淫之邪多为实火,临床证候以烦躁、狂妄、谵语、蒸蒸发热、恶热不欲近衣、濈濈汗出、喜饮冷、大便干结、腹痞满而痛、小便赤涩,或体如燔炭、面色红亮、唇红、口焦、气粗为主,舌象多表现为舌绛、苔黄燥裂、布满芒刺,脉象多见浮、大、数、滑、实[3];情志内伤、过度劳欲多为虚火,临床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或全身低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舌淡苔薄、脉大无力。所谓实,即火邪实,虚,指正气虚。在临床上人体功能在内因(邪)作用下呈 现亢进现象的,称为实火, 如果调节和代偿功能(正)衰竭发生紊乱时出现虚性兴 奋的,称为虚火,君相之火为实,龙雷之火为虚; 三阳之火属实,三阴之火属虚。

1.5 阴火和阳火 从阴阳的角度,“火”又可以区分为阴火、阳火,二者是相对的,从表里辨证来看,阴火总体上属于里证,阳火属于表里夹杂证;从寒热辨证来看,阴火总体上属于寒证或标热本寒证,阳火属于热证;从虚实辨证来看,阴火总体上属于虚证或本虚标实证,阳火属于实证;因此,阴火属于里虚寒证夹里实热证或里虚寒证夹里虚热证,为“阴中之阳”证;阳火属于表实热证或里实热证,为“阳中之阳”证[4]。如果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临床病理中,阳火常被当作是一种实火,阴火常被认为是一种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