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文本挖掘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指直肠和结肠壁的溃疡性炎症,现在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1]。病程通常呈间歇性,临床主要症状有腹泻和黏液血便,在治疗方面,西医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祖国传统医学尚无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病名,但根据患者的具体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痢疾”“泄泻”[2]等。中医药由于给药方式灵活多样、不良反应较少、效果较好,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5]。文本挖掘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大量的生物信息学文献集合中发现隐含的知识的过程[6]。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文本挖掘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了文本挖掘技术对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了挖掘和分析,以期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在中国知网中选择期刊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检索主题为:“溃疡性结肠炎”and(“中医”or“中药”or“针灸”)检索年限设置为建库—2016年10月10日,检索到4082条记录,将检索结果以EndNote格式保存。

1.2 研究方法

聚类分析法是以事物数量上为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是数值分类学和多元技术的相结合[7]。多维尺度分析法是一种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来识别数据之间的隐藏结构关系[8]。本文采用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3.2统计前55个关键词,并制作矩阵;SPSS21.0绘制关键词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图谱;GraphPad Prism5.0制作中医证型及治则研究、中药用药分析频数图。

2 结果

2.1 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

从图1中可以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9方面:①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生理病理、免疫调节机制、发病机制、实验研究进展等关键词):说明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基础研究比较多,较全面;②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型研究(主要包括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这3个关键词):说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这3个证型为主;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剂及中成药(主要包括白头翁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这3个关键词):说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经典方剂及中成药以白头翁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为主;④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及治则(主要包括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寒热错杂、涩肠止泻、益气健脾、清热燥湿等关键词):说明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集中在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寒热错杂这4方面,治疗上主要以涩肠止泻、益气健脾、清热燥湿为主;⑤溃疡性结肠炎另外2个较常见的证型、治则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湿热型、脾虚型、健脾益气、清热化湿关键词):说明湿热型、脾虚型也是溃疡性结肠炎较为常见的的中医证型,针对这两个证型,只要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的治疗原则;⑥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的常用方剂(主要包括锡类散、灌肠液、芍药汤等关键词):说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方剂有锡类散、灌肠液、芍药汤;⑦溃疡性结肠炎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灌肠、内服关键词):说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以灌肠及内服为主;⑧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保留灌肠、护理、中药内服关键词):说明保留灌肠这一中医药特色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⑨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临床研究、综述、实验研究等关键词):说明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实验、综述等方面。

图1 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从图2可以反映出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大体上分为7个大类,第1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第2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理病理,第3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中医药“病-症-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第4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第5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第6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中医药通过改善免疫调节机制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第7类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中医药基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采用相应的治疗。其中第1类靠近中间位置,处于核心地位,说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