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被动句发展历程综述

一、目前被动句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被动句的发展很久以来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关于被动,在语法史上最早涉及的是《马氏文通》,只是那时的名称不一样,但表示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随后,在二十年代出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对被动有所研究。四十年代,王力在他的《中国现代语法》中第一次运用了“被动式”这一说法。随后,大量具有重大参考意义的文章相继出现,使被动句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此外,由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出现,这部专著有很大的价值,对被动句进行分析,使被动句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之后,被动句还有一些发展:六十年代,丁声树等一些人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出版,这本著作对“被、叫、让”等动词进行了研究分析,使被动句的发展有了新的拓展。到了八十年代,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相应的带动语法的发展,很多语法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视角都有所拓展,所以被动句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随后,李临定的《“被”字句》(1980)、宋玉柱的《被动句》(1989)、范剑华的《论现代汉语被动式》(1990)、杨国文的《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2001)等一大批文章相继出现,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被动句做了探究,总结了被动句从结构形式到语义的角度以及语用方面做了深入解释。到了九十年代,冯胜利、石毓智等人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被动句进行研究。此外,赵元任、吕文华、王静、傅雨贤、王还、饶长溶等一些人还写了专门的著作来研究被动句,分别从被动句的特点、它和主动句之间是如何转换等问题来讨论。到此时,被动句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然而,对于被动句的分析探讨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分歧,需要做进一步深入分析。首先,关于被动句的名称还不统一。王力(1981)、刘世儒(1956)、萧斧(1956)、梁东汉(1960)等人把它叫做“被动式”;宋玉柱先生(1989)称之为“被动句”。在结构方面,聂至军认为“被”字句是被动句中的典型、有标志的结构形式,由于它能够体现出被动句一些基本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用对“被”字句的研究来代替对被动句的研究,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对的。黄广生(1957)则直接都用“被动意念”这一名称来以一概之。名称的界定会涉及很多问题,如果名称不一致,概念和主题都无法确定,进而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被动句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的是分类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分析中,除了吕叔湘、朱德熙、傅雨贤、赵清永等学者对此有过比较科学的分析外,其它的文章和专注都很少涉及,所以对于被动句分类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被动句的历时发展

(一)古代时期的被动句

从目前的被动句的发展资料入手,最早的被动句是在上古时期,是出现在西周铜器上的铭文。根据潘玉坤的研究[1],他以《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为依托,分析讨论了西周时期铜器上的铭文被动句,以此把被动句分成了无形式标记与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两类。对于被动句式,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比较少,仅有12例。但是这篇文章研究的只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可能只是判断句中的冰山一角,不能全面的概括此时期的被动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被动句同样分为无形式标志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种,分别叫做意念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根据侯可田的研究[2],意念被动句在古代的应用比较少,句式结构也比较单一,只有“主谓”式。李张召认为[3],在战国时期有标志被动句形式比较丰富,他以《战国策》为语料,研究了战国时期的被动句,认为主要有“于”字式、“见”字式、“为……所……”、“被”字式几种形式,从数量上看,此时期“被”字式最少。王玉彪认为在古代汉语中[4],被动句可以分为意念被动句和形式被动句两类,形式被动句有“于”字式、“为……所……”式、“见……于……”式、“被”字几种,而意念被动句主要指在句意上具有被动含义的句子。到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的时期[5],被动句在南北方上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体现出了一些地域差异。这时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主要有“见”字式、“为”字式、“被”字式几种形式以及它们的一些变式,此时,“被”字句被动式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

总之,魏晋南北朝这个大时期的被动句既有对之前被动句的继承,又发展出了其它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根据徐英的研究,“被”字式被动句在北朝出现的频率比南朝低,所以认为北朝口语比较守旧,被动句发展情况不如南朝,南朝被动句的发展更充分、更活跃。